AG·真人国际(中国)官方网站


大气污染防治:蓝天从奢望变成常态


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曾经为雾霾困扰的重点地区,蓝天已基本成为常态;河北山前平原的多座城市,PM2.5年均浓度下降100微克左右;我国的煤炭基地山西,也逐步显现出蓝天底色。十年间,在无数网友镜头的见证下,全国数百个城市重污染天气逐渐减少,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了。

不仅是公众的感受越来越好,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有目共睹。近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了《蓝天之路:十年巨变暨2030展望》报告。报告认为,经过十年的“蓝天之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主要空气指标显著改善,并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评价。未来,我国空气质量有望在“双碳”进程中得到更大改善。

以十年为跨度,观察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我们或许可以从中抽离出大气污染防治实践取得成效的一些基本脉络。

三年建成全国城市空气监测网络

坚持用照片记录蓝天、记录污染,不少网友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写着“天空日记”。

这一行为最早开始于2013年,当时北京市民邹毅偶然用拼图软件把两个月拍摄的照片拼在一起,发布后引发了强烈反响。此后,养成这类拍摄习惯的人越来越多,并渐渐固定成一种为人们所熟知的模式——“一目了然”。

2018年5月20日,中国环境记协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共同举办首期“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指尖上的环保’公益活动”,旨在让实景结合数据,让网友通过蔚蓝地图APP晒出环保图片,参与蓝天保卫行动。

这项公益活动充分调动了公众的积极性,让公众的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增加。数据显示,4年来,网友通过APP分享带有空气质量水印的照片超过150万张。这也从民众的视角反映出,我国的许多城市和乡镇,蓝天正在一步步从奢望变成常态。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环境经济》,作为一家长期致力于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环保机构,多年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见证了大气污染治理艰难而又令人振奋的历程。

谈及环保机构在大气污染防治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马军告诉记者,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复杂而艰巨,具有复合型、区域性的特点,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多元治理体系。为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于2012年提出了一个通过信息公开推动各界广泛参与的设想——蓝天路线图。

“蓝天路线图的第一步,是推动空气质量的充分监测和发布,进而对公众做出相应的健康提示,倡导公众参与应急减排;下一个关键步骤是,识别并公开污染源,之后在此基础上,按照由易到难的次序,借助行政、司法和市场化手段合力推进污染减排。”马军说。

报告中介绍,鉴于空气质量信息及时、全面公开是公众知情参与的基础,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于2009到2010年共同开展了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指数(AQTI)的研究。2011年1月发布的首期AQTI指数报告,提出了构建空气污染监测网络并充分公开的建议。

彼时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的长时间雾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同年11月,国务院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做出了开启PM2.5等污染物监测和发布的重要决定。原环境保护部迅速行动,于2012年2月29日发布修订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臭氧等六项主要污染物纳入监测和发布范围。按照要求,全国将按“三步走”的策略,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逐点实时发布监测结果。

令人振奋的是,2013年1月1日,全国74个城市正式开始发布PM2.5等六项主要污染物监测数据;2014年,发布城市数量达到190个;到2015年,覆盖338个地级以上城市、1436个点位的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建成。

据介绍,“十三五”以来,中国已建成以城市固定站为主,结合超级站、组分站、微型站、走航车监测、遥感监测以及无人机航测的大气综合立体观测网络。河北、西安、济南等地率先向社会开放乡镇点位、微站环境监测数据,济南、西安还开放了道路环境监测数据。

报告显示,2022年实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点位为9647个,较之2015年的1515个上涨536.8%。

环境信息“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

与推动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类似,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还围绕推动污染源信息全面公开、助力精准识别污染源等展开了一系列工作。

“自2013年起,我国在空气质量信息公开方面迈出历史性步伐,但如果止步于此,城市将长期陷入被动应急,公众将始终与口罩为伴。”马军认为,扭转这样的被动局面,需要实现污染物大规模减排,而要减排,首先要识别污染的源头,并借鉴成功经验,将污染源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因此,必须从环境空气质量信息的公开,延伸到污染源信息的公开。

为此,2013年3月28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阿拉善联合了26家环保社会组织,共同发起《污染源信息全面公开倡议》,倡议的核心是希望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能够实时发布,让公众参与监督,共同推动企业环境守法。

就在当年7月,原环境保护部印发《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明确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等自2014年起开展自行监测并披露环境信息。由此,我国在全球开创了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大规模实时公开的先河。

这是我国污染源信息公开浓墨重彩的一笔。但马军告诉记者:“污染源在线监测的公开只是污染源信息公开的一部分,要有效识别源头、赋能多元参与,还需要更加全面的环境信息公开。”

报告中提到,国家层面一直在积极发力。2007年4月,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随后,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拉开了中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化的序幕。

历经数年修订,于2015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史无前例地开辟专章规定“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明确了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信息公开职责以及重点排污单位信息披露职责,为环境信息公开法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为了识别和推广地方良好实践,促进环境信息公开,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共同研发了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PITI),并于2009年6月发布了第一期评估结果。到2019年,两家机构共计开展并发布了十期评价结果。

“可以说,PITI指数见证了中国环境监管信息公开的历史性进步。”采访中,马军告诉记者,早期,通过公开渠道获取的污染源监管信息相当有限。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全面铺开等,环境监管记录基础数据越来越多。

十年来,在记录和见证了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每一步后,马军感慨道:“纵观中国环境治理进程,污染源监管信息、污染源自行监测信息披露对于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多元共治模式至关重要。”马军说,当前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趋向常态化,环境信息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逐渐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公认的原则;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履行信息披露职责和义务,自证清白也成为主流趋势。

形成多方推动治污减排的强大合力

环境信息充分公开了,有什么用?怎么用?这是当时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马军给记者举了个例子。2014年,山东一家大型的上市钢企在线监测数据显示,污染物常常连续超标,有时甚至超标十倍以上。基于企业公开的监测数据,社会监督模式发挥了大作用。当地居民和绿行齐鲁等环保组织多次“微举报”,最终促成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要求企业关停落后产能,排放量由此大幅下降。

这一案例生动体现了信息公开如何促进政府、企业和公众良性互动。2013年10月后,多个省级平台先后试发布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但当时,公众有效使用这些信息还存在障碍:要么是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网站不易查找,要么是不了解哪些企业与自己相关,还有的是对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标准等缺乏了解。”马军向记者介绍,为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推出了蔚蓝地图APP。

据介绍,蔚蓝地图集成各平台公开发布的在线监测数据,用户打开手机应用,就能够便捷查询周边污染源排放状况。为便于公众理解,APP还对企业自动监测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处理:超标数据标注为红色,达标数据标注为蓝色。这些数据可一键转发至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便于社会监督。

“我国在全球首次实现污染源在线数据大规模实时公开,这一创举让公众、环保组织与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形成统一战线,共同推动排污企业良性减排。”马军说。

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之外,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等基于市场力量的解决方案也是污染减排的重要途径,更是政府监管的有益补充。

根据报告,2014年起,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连续8年开展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评价,并开发蔚蓝生态链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协助品牌提升供应链环境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在绿色金融方面,基于蔚蓝地图大数据,开发了企业环境绩效动态评价工具。数据显示,市场力量推动污染减排已影响了数以万计的企业。

一路走来,大气污染防治这十年,令马军感慨万千。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从“担忧”到“欣慰”,再到“期待”,可以大致概括出马军对这一段历程的深刻感悟。

“十年前,污染较为严重,大家更多的是忧虑,特别是其潜在的健康影响;后来大家对污染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也寻找到了有益于污染减排的路子,尤其是环境信息的大量公开及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后,各方逐渐形成强大合力,空气质量数据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治理成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大家看到了希望,十分欣慰;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借鉴十年治理的成功经验,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带动大气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改善,是我们对未来的期待。”马军说。

守护蓝天依然任重道远

十年间,大气环境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重点区域PM2.5浓度大幅下降,二氧化硫浓度全国全面达标,氮氧化物浓度持续下降。数据显示,2015年,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时,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仅73个,占比21.6%;2021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达到218个,占比64.3%。

尽管取得重大进展,但我们仍需清醒地认识到,守护蓝天的历程仍然任重道远。

“当前仍有35.7%的城市空气质量尚待达到二级标准;重点地区秋冬季重污染天气还未完全消除;多地夏季臭氧污染呈现多发态势;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仍然超过环境容量;环境健康警示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PM2.5二级标准值仅是世卫组织过渡阶段的第一阶段目标值。”报告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

马军解释道:“如果说2013年‘大气十条’实施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多是依靠污染防治作为驱动轮,带动前期高速扩张的碳排放走向稳定,那么‘十四五’开始,我们走入了污染防治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轮驱动,‘十五五’后,碳减排的驱动轮将会愈发重要,通过推进碳达峰带动三大结构调整,实现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站在新的起点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提出了新阶段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减污降碳的蓝天之路(2030)建议。

马军说,我们希望在十年大气污染治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监测和信息发布,提升预警应急和健康提示能力,同时从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两个维度确定并披露污染源,大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通过更加广泛社会参与,调动市场力量,推动产业、能源、交通、民用等部门结构调整,促进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保护公众健康福祉。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在出席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举办的第25期环境茶座时表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逐步确立,“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进入以降碳为主、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时期,应确保在2030年前实现高质量碳达峰的同时,实现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当前,社会各界应形成更多合力,借鉴十年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以全面监测和充分发布为基础,借助‘双碳’行动为结构调整和低碳转型提供的巨大动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贺克斌说。


友情链接: